成都的历史


成都历史悠久,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:

  • 古蜀时期
    • 约公元前 3000 年左右,古蜀国在广汉鸭子河边建立都城,后历经温江、郫都、新都、双流广都等地,最终迁到成都赤里(今商业街到红照壁一带),并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,由古蜀国第五代开明王正式取名 “成都”,此名沿用至今2。
    • 公元前 316 年,秦灭蜀,蜀地降级为蜀郡,成都成为蜀郡治所12。
  • 秦汉时期
    • 公元前 311 年,蜀郡守张若仿照秦都咸阳规制,为成都县修筑大城和少城,这被后世认为是有文献记载的成都建城标志1。
    • 公元前 256 年,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,将岷江洪水分流,使成都平原 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,谓之天府”2。
    • 西汉末年,公孙述在成都称帝,国号 “成家”,后被汉光武帝刘秀讨伐而亡,公孙述被称为 “白帝”,并修白帝城2。
    • 东汉时期,成都的织锦业发达,朝廷专门设置锦官,锦城由此而来;益州人司马相如、扬雄等为文学大家,汉画像砖石也精美至极2。
  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
    • 东汉末年,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,与魏国曹操、吴国孙权呈三足鼎立之势,期间有刘备白帝城托孤、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故事,蜀汉政权于公元 263 年被魏国征灭2。
    • 公元 306 年,巴氐首领李特之子李雄攻占成都,称帝号 “成”,史称 “成汉”,349 年被东晋所灭2。
    • 405 年,东晋参军谯纵叛乱,建 “西蜀政权”,8 年后被东晋剿灭2。
    • 552 年,梁武帝萧衍第八子萧纪在成都自立为帝,年号天正,一年后被梁元帝所灭2。
  • 隋唐时期
    • 隋末唐初,成都经过多年休养生息,成为四大名都之一,有 “扬一益二” 的美誉4。
    • 756 年安史之乱中,唐明皇携杨玉环南逃至成都,平乱后回到长安,唐明皇始称成都为 “南京”4。
    • 759 年,杜甫在战乱中来到成都,在此留下了大量千古诗篇4。
    • 880 年,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,唐僖宗学祖宗唐明皇一路南下,来到成都住了四年4。
  • 五代十国时期
    • 907 年,王建到成都称帝,国号 “蜀”,史称 “前蜀”,925 年被后唐收复4。
    • 934 年,西川节度使孟知祥称帝,国号也称 “蜀”,史称 “后蜀”。孟昶的儿子孟昶励精图治,发展后蜀的经济和文化,他尤喜芙蓉花,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花,蓉城由此而来4。
    • 994 年,王小波伙同妻弟李顺在青城山起义,攻下成都建立 “大蜀政权”,一年左右就被宋朝镇压4。
  • 宋元明清时期
    • 1257 年,元太祖成吉思汗攻破成都府城门,设置 “四川等处行中书省”,四川省由此而来4。
    • 1378 年,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,把成都称为皇城坝,统辖成都近三百年3。
    • 1644 年,张献忠率起义军杀进成都,建立 “大西政权”,自称大西王,称成都为 “西京”,1646 年被清军所歼灭3。
    • 1863 年,天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起义军攻成都失败,在安顺场被清军诱捕,带回成都科甲巷凌迟处死3。
    • 1873 年,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文庙街附近石犀寺修建尊经书院,1902 年扩建为四川高等学堂,乃四川大学前身3。
    • 1911 年,清朝宣布铁路收归国有,成都掀起的保路运动得到全国各地驰援,直接成了推翻清朝政权的辛亥革命导火索3。
  • 近现代
    • 1949 年 12 月,国民党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逃往台湾,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门解放北路南下正式进驻成都。
    • 1989 年,成都成为全国 14 个计划单列市之一,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力。

成都在历史的长河中,历经诸多政权更迭和发展,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,如三星堆、金沙遗址、武侯祠、杜甫草堂、永陵、十陵、都江堰、青城山、望丛祠、望江楼、大慈寺、昭觉寺、青羊宫、文殊院等,这些都是成都历史辉煌的见证3。同时,成都的蜀锦、交子(世界最早的纸币)、邛崃火井镇(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)等,也体现了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重要成就3。如今,成都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、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,继续蓬勃发展1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